团河工坊内。
朱由校跟赵青云进行了长达近一个时辰的讨论,到了卯时才结束。
前一天的截杀为朱由校带来了五百多万两现银收入,同时还有价值三百多万的珠宝首饰和古董字画。
这让朱由校再也不会为如何安顿即将到来的十几万人发愁了。
.........
两人结束对话后,这时候天色逐渐有一点明亮,赵青云则带着没怎么休息的将士匆匆向截杀点而去。
一天没合眼的朱由校站在团河工坊门口,借着躲在黑暗天空中的太阳,透过云层照射而出微弱亮光,看着渐渐远去的将士们久久不愿意离去。
朱由校看着离开的将士们身影模糊的背影,内心一阵愧疚!
是他让这群本来就受着身体,精神压迫的底层士卒,通过那微不足道的金银诱惑和那理所应当的补偿,愿意用生命去为他朱由校去拼命。
朱由校瞬间觉得自己就像那黑心的政治家一样。
这不是朱由校矫情,给士卒们发军饷和战斗奖励不是理所当然的吗?
朱由校作为他们的领导者,让伤残,战死后的士卒和家人衣食无忧不也是应该的吗?
朱由校在这个大明时代,有些事情可以顺应时代,但是在士卒的身后事他绝对不会按照这时代规矩来。
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,严格的军法和长时间的压制一样能拥有一只强军。
看戚继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?
戚继光的戚家军在大明时代是一支强军,但这支强军忠诚的是谁?还有戚家练兵方式能完全复制吗?
戚家军忠诚的不是皇帝,也不是戚继光和张居正,而是时代的“思想枷锁”。
后来人都想复制戚家军,可直到明朝灭亡也没谁能完全复制出来。
为什么?
很简单!
后来想要大量复制戚家军人,加倍的做到了赏罚分明中的“罚”,而赏罚分明中的“赏”,没有一个人能做好。
不是后来人不想做好,而是他们故意不想赏。
因为他们从来都没把士卒当做人来看。
所以朱由校作为一个地球时空的退伍军人,非常清楚赏罚分明的重要性。
而且在朱由校心中,刚刚离去的士卒们,是最“可爱的人”。
一群“可爱的人”去为了他的命令去搏命,他能不愧疚吗?
“我大明帝国,皇太孙朱由校一会给你们应有的待遇和地位!”
朱由校看着完全消失在视野中的将士们,回想起那一个个笑起来满嘴黄牙和那疲惫的身影暗暗说道。
朱由校收回视线,在护卫的护送回到了团河行宫中。
凌晨跟赵青云讨论的问题,也都有解决办法了,他现在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。
关于人手不足问题,他决定让魏忠贤从御马监抽调六千多精壮的宦官,要知道这些宦官也是大明的常备战斗编制。
按编制来说,御马监的宦官战兵应该是两个卫的,也就是一万一千多人。
不过因为大明帝国长期的武备松弛,再加上之前的几个御马监掌印吃空饷,如今御马监也只剩下六千多人。
不过这些宦官中的士卒长时间没有操练,可定没有多大的战斗力,还好的是面对同样是乌合之众的家丁问题不大。
这六千多宦官确定后,朱由校让赵青云再从拱卫皇帝的十二中抽调一千人,这样两个截杀队伍就都有六千多人。
最后就是到底分不分兵的问题。
朱由校在三思考后,还是决定分兵。
因为两只截杀队伍,白天截杀完后,运送物品到团河基地,然后再回到各自的截杀地。
士卒们根本没有休息时间,一两天还没事,要是一直这样士卒们还不疲劳而死。
所以必须把每支截杀队伍分成两组,一组白天截杀,另一组晚上运送物品。
这样分工虽然会提高白天截杀组的截杀难度和士卒士卒伤亡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谁让他朱由校人手不足呢!
............
当日午时。
“砰砰,皇太孙殿下......。”
朱由校睁开睡眼惺忪的小眼睛,清醒了下后才问道:
“老钱,什么事?”
“太孙殿下,魏忠贤招收的人到了。”门外一个二十多皮肤白净圆脸的年轻宦官钱小宝回道。
朱由校闻言腾的一下坐了起来,此刻再也没有丝毫睡意了。
朱由校没让人进来服侍,几下就穿好了衣服,快步推门而出。
“人都在哪里?来了多少人?”没有任何停留的向行宫外走去,对着跟在后面的钱小宝问道。
“都在团河书院的大院内。至于人数奴婢粗略算了下,至少一万多人。”钱小宝快速说出朱由校想知道的。
朱由校突然停下脚步,思索了一下道:
“老钱,你去通知带队的东厂之人到团河工坊的会议室去。”
“是。”钱小宝毫不停留的领命而去。
两刻钟后。
陆远一个人在团河工坊会议室中,坐立不安的等待这刚刚通知他到此地宦官口中的贵人。
从那姓钱的宦官口中得知,这个贵人是厂督魏忠贤都要听命的人。
他以为是万历皇帝,所以有些紧张。
正当他在胡思乱想的时候,会议室的大门就突然被打开。
陆远随即起身望了过去,让他额让的是进来之人不是想象中的万历皇帝。
而是一个带着青铜面具的矮小身影,领着四个侍卫走了进来。
朱由校走到自己位置上坐下,对着愣在哪里不知道干什么的陆远道: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